找到相关内容550篇,用时4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修持之道——人间佛教经证

    何用参禅   行,指身、口、。随著物质文明的进步神速,人类的六根门头不停向外攀缘,造成心灵的越发枯竭,现代人开始觉醒今是昨非,籍著参禅打坐来找回自性,已然蔚为风尚。但是磨砖不能成镜,枯坐也无法...   、恩则孝养父母   佛教强调报恩,尤其重视孝道,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说:「慈父悲母长养恩,一切男女皆安乐;慈父恩高如山丘,慈母恩深如海洋。」又说:「若有男子及女人,为报母恩行孝养,割肉刺血常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2645908.html
  • 香与佛教的供养

      行供养:修行信行、戒行等为供养。   供养:即身、口、供养。身业供养,身至诚礼敬诸佛菩萨。口业供养,口发言称美诸佛菩萨功德。意业供养,端心正,想念诸佛菩萨相好庄严。   财供养:以世间...日常必需之物为供养。   “具足”:香、花、灯为通常供物,香炉、花瓶、烛台,谓之“具足”。   “五供”:一香炉、二烛台、二花瓶,谓之“五供”。   五种供养:涂香(比喻持戒)、花鬘(布施)、烧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1049201.html
  • 净化人心的文化就是幸福文化

    一切不好的事情就逐渐产生了,人类的幸福渐渐减少,而六道轮回也是因人心的恶化随之形成的。现今社会许多人类的不幸,就是千千万万   的不善所感,归纳起来,不外身、口、种业。所谓之“”,即是们  的...。如此简单归纳起来,比较容易懂,如果要细分,那就太多太多说不完了。就因为我们身、口、的不善,带给自己很多的烦恼,所以若要人生得到幸福快乐,人类就不应该有贪、嗔、痴,杀、盗、淫等不好的行为 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5653863.html
  • 五戒与心理疾病预防

    心病还需心药医。佛就是无上大医王啊!要实现心灵宁静,身心健康,就要遵从诸佛菩萨祖师的教导,还要靠自己去实行。对于心理疾病,预防为先,戒律就具有防非止恶的功能,能调伏我们的身、口、,使之舍染取净,...己为物,失于本心,为物所转。”因此现代人尽管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中,依然感到空虚、失落、无聊、孤独,这都是因为迷失了自己的缘故。  在我们的人性中,贪、嗔、痴是危害我们心理健康的种主要毒素,当...

    天 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225555352.html
  • 佛教的世界观及人生观

    。每个有情生命的灵本身是具有佛性的。但由于被这个欲界的世界所迷惑,丧失了本身清静的根本,造下了种种“”因,故受到了不断轮迴的果“报”。   “”分:身业(行动)、语(口)(言语)、意业(思维)。人所造成的不同的“”就决定了人不同的果报。处地狱道是因为生前造了五逆(杀父、杀母、杀阿修罗、出佛身血、破和合僧)十恶(身:杀、盗、淫;口四:恶口、两舌、绮语、妄语;:贪、嗔、痴)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2161297.html
  • 诸佛通号

    依戒、定、慧而修行,达到正觉,具足光明。又明者指宿命、天眼、漏尽三明,行者是身、口、清净妙行,明行悉皆具足,故谓之明行足O  五、善逝——逝是去的意思,善逝乃是好好的去。如来又谓之善来,是乘如实...,已无一切恶,真正达到心地光明,福田清净,为世间最胜福田,应受一切世间众生及天、人之供养,故名应供。  、正遍知——又名正遍觉,即梵语之“菩提”,译“藐”为正,“”为遍,“菩提”即“佛陀”...

    圣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12865062.html
  • 无言斋笔说:一团和气

    ,要感恩,要发慈悲心,广为布施,共同分享,扶困济贫,“共享改革成果”。  这样,僧人的六和敬变成了有情众生的六和敬,和谐社会离我们还远吗?  佛教的六和敬包括了身、口、,它从规范着手引导人们身、...和敬:和同悦(思想问题共同讨论而达共识)。  戒和敬:戒和同修(共同遵守戒律)。  见和敬:见和同解(遵守团体决议,取得一致见解)。  利和敬:利和同均(共享平等权利,一切归僧团所有)。  六和敬...

    演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0866652.html
  • 如何时面对口舌是非

    、朋友因为口角冲突而互相伤害,甚至杀害;言语伤人的力量可见一斑。古人说:“一言以兴邦,一言以丧邦。”佛法也强调身、口、清净,方得建立圆满的人格——可见慎守口之重要。 所谓口业清净,便是去除四种不好的语言习惯:一、恶口──粗恶、诽谤、令人烦恼的话;例如脏话或尖酸刻薄的言语。二、两舌──搬弄是非、挑拨离间等破坏他人和合的话;例如用不当言语,挑起双方的仇恨、猜忌。、妄语──虚妄、欺骗、不实在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0375252.html
  • “修行”你行吗?

    行”就是行为、作为。以佛教的教理来说:“行”包含有表现在外表的身体运作和言语表达,以及内在的思想意识。佛教的术语叫做身、语、。而且修行强调的是对于身、语、所作的恶行的修正,改变不好的身体运作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33275628.html
  • 明一法师:生活得简单些

    以前写过《学佛的方法》这篇文章,主要是讲学佛要皈依佛、法、僧三宝;勤修戒、定、慧学;息灭贪、嗔、痴毒;净化身、口、。我们为什么要学佛,因为我们有痛苦,痛苦从什么地方来?主要是从贪、嗔、痴中来。而且这毒中贪毒最盛,人生的很多痛苦由它而来。所以克服贪的毛病是我们学佛的很重要的下手处。 贪的毒害真是罄竹难书,这里从自己的生活角度简单讲讲。我们出家人的生活,在佛陀时代规定为:粪扫衣、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2376197.html